查看内容

凹版印刷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影响

  • 2012/5/1
  • 3483 Views

什么是表面张力?

  简单的说表面张力就是液面在空气中自动收缩的能力,对于印刷而言,它与基材的表面张力同样重要,在印刷中油墨表面张力的变化更大。凹印油墨属液体油墨,容易产生一些与油墨表面张力相关的印刷质量问题。

影响凹印油墨表面张力的因素主要有4种:

  1)原墨的配方,如树脂、分散剂等的选用。

  2)原墨的稀释率和所用的稀释剂。一般油墨树脂的表面张力都大于印刷基材的表面张力,而常用稀释剂的表面张力又小于印刷基材的表面张力。稀释率高则油墨黏度低,油墨表面张力也低。同样的稀释率,表面张力低的稀释剂比表面张力高的更易于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。

  3)温度。液体温度高,表面张力低;温度低,表面张力高。

  4)助剂。如消泡剂、流平剂等可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。

表面张力对印刷的影响

  油墨稀释是表面张力降低的过程,稀释率越高,表面张力越低。油墨转移到基材上后,随着溶剂的挥发,油墨的表面张力逐步升高,在干燥时达到最高。

 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表面张力升高的原因有2个:一是低表面张力的溶剂逐步减少,二是溶剂,特别是快干溶剂的挥发,导致油墨的温度降低,从而使油墨的表面张力升高。

  油墨表面张力的变化会对印刷过程产生如下影响:

  1)影响油墨的流平。表面张力低的油墨流平较好。

  2)影响油墨的附着力。油墨对基材的润湿程度会影响与印刷基材的附着力,油墨的表面张力越低,对印刷基材的润湿程度越好。

  3)导致印刷中出现印刷故障,如缩孔等。

印刷故障分析

  凹印油墨正常稀释后,表面张力较低,有利于油墨的流平和附着;油墨干燥后,墨膜表面张力较高,有利于下一色油墨的叠印或下一工序的顺利进行(如复合、涂胶)。

  1. 油墨转移过程

  在印刷过程的第一阶段,墨槽内的油墨是静止的,印版滚筒是转动的,属动态润湿状态。在第二阶段,油墨与基材的运动速度相同,属静态润湿状态。由于黏度高的油墨表面张力高,可能导致动态润湿不能完成,即油墨不能充分润湿网穴;也可能导致静态润湿不能完成,即网穴内油墨不能充分润湿印刷基材,最终使油墨转移不良。

  2.缩孔故障

  当印刷基材的表面张力与油墨表面张力不匹配,如基材表面张力较低或油墨的表面张力较高时,油墨在承印材料表面不能完全铺展,形成露珠状,即造成缩孔故障。

  3.改善油墨的流平性

  油墨的表面张力低有利于油墨流平。降低油墨的表面张力可通过添加流平剂、使用低表面张力的稀释剂、选择黏度合适的油墨来解决。